《功能农业百问》之四十九:功能农业传播方式要喜闻乐见 |
时间:2015-12-07 来源:未知 作者:尹雪斌 点击: 次 |
分享到:
![]()
在信息时代,各类资讯是爆炸式的。只有通过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方式,才能实现功能农业信息的有效传播。
像一些歌谣呀、快板呀、故事呀,就是一些比较好的传播方式。通过简短、形象、科学的小作品,让老百姓能够知道最主要的信息,也能知道功能农业是怎么回事,和自己有什么具体的关系。 在过去就有很多好例子,比方说《南泥湾》,一首好歌谣,把一个地方的名声传到五湖四海。这些通过歌曲、民谣,把最突出的特点表达传唱,值得功能农业文化的传播中借鉴。包括一些矿物质的补充小知识,以歌谣、快板,易于传播,不容易忘掉。 当然,这就需要一批拥有这些才能的艺术家参与到科普工作中来。先让他们理解好功能农业的主要方面,再转化为老百姓爱听、能懂的语言。这样就能让功能农业早一天造福更多人。 【编者按】 想象一下,每天在吃饭的时候,吃水果的时候,很自然地补充了我们身体缺乏的某种矿物质,大家都能身体健康而强壮,感冒、癌症很多疾病都离我们远去。这该是多么美妙的事情呀!而功能农业就是要让这个梦想成为现实。 功能农业从最初2008年由赵其国院士提出,至今将近7年。但公众对这样一个全新的方向还很不了解,为了形象、生动地向社会传播功能农业的有关科学知识,笔者根据日常大家关心的问题,以答疑解惑的形式编辑了《功能农业百问》,并通过互联网、纸媒和书籍等全媒体刊发。
谨以此文,纪念即将到来的功能农业7周年!
中科大苏州研究院功能农业实验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