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农业百问》之五十一:功能农产品:为谁而研制?(一) |
时间:2015-12-21 来源:未知 作者:尹雪斌 点击: 次 |
分享到:
![]() 从功能农业的使命来看,首先是存在“隐性饥饿”的人群。比如说矿物质缺乏突出的人群。
其中,中国约2/3的地区不同程度的缺硒,中国人日硒摄入量平均约在40微克,低于世界卫生组织与中国营养学会推荐值的60微克。除了中国以外,世界上还有哪些国家是缺硒的呢?据报道约有40多个国家和地区。缺硒的有芬兰、英国、希腊、巴西、非洲布隆迪、澳洲和新西兰等。硒比较充足的有日本、美国、加拿大等国。 这些缺硒国家大多是由于地质原因,土壤缺乏硒,导致食物链也缺硒。硒因为在不同类型的岩石中含量差别大,如在沉积岩、页岩,特别是海洋沉积岩中含量较高,而在火成岩中含量较低。水淋溶作用强的地方,硒也比较低。 在缺硒的国家中,也有一些是动态变化的。比如英国,最初日硒摄入量约在60微克,但后来逐步降低到不足40微克,分析认为可能与土壤硒的过快损耗有关;这一现象与中国科学家的研究一致。芬兰则在科学家的大力推动下,通过全国性硒强化工程,居民硒摄入量从30多提高到80微克。 【编者按】 想象一下,每天在吃饭的时候,吃水果的时候,很自然地补充了我们身体缺乏的某种矿物质,大家都能身体健康而强壮,感冒、癌症很多疾病都离我们远去。这该是多么美妙的事情呀!而功能农业就是要让这个梦想成为现实。 功能农业从最初2008年由赵其国院士提出,至今将近7年。但公众对这样一个全新的方向还很不了解,为了形象、生动地向社会传播功能农业的有关科学知识,笔者根据日常大家关心的问题,以答疑解惑的形式编辑了《功能农业百问》,并通过互联网、纸媒和书籍等全媒体刊发。 谨以此文,纪念即将到来的功能农业7周年!
中科大苏州研究院功能农业实验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