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农业百问》之六十九:矿物质有效性研究新技术——肠胃模拟 |
时间:2016-05-23 来源:未知 作者:尹雪斌 点击: 次 |
分享到:
![]()
功能农业生产的产品中矿物质有效性怎样,是需要通过评估来说明的。在这种评估中除了其形态组成特征外,用动物实验、胃肠模拟和人群干预是重要的三种办法。
动物实验一般采用大鼠,在一个月到半年不等的时间内,通过喂养大鼠功能农产品的制成品,来看所研究矿物质的吸收、利用情况。过程中也可以采集动物的血液、毛发样品。但是一方面动物与人之间有着一些不同,某些规律仅可以作为参考。另一方面,试验时长较长,成本也比较高。大人群试验是最为直接的试验方式,结果也最直接,但实施的难度最大,特别是,当研究矿物质在消化过程的吸收情况与规律时,因为不易采样。所以,科学家们发明了人工模拟肠胃试验装置,用来模拟食物在胃肠中的消化作用,研究变化过程。 模拟肠胃试验由于能够可控、高频率采集样品,很快成为研究生物可利用性的重要手段之一。在这些装置中在“胃”、“肠”中,会配置一些人的胃肠常见的酶溶液,模拟食物酶解过程。同时,还会伴有搅拌,温度控制,在各部位存留的时间也尽量贴近人体中的规律。比如,在胃中可以在2小时,在肠中可以4小时。现在为了更真实反演还引入了特定的微生物群落。这方面的研究,来自比利时根特大学研究组做出了领先性工作。 【编者按】 想象一下,每天在吃饭的时候,吃水果的时候,很自然地补充了我们身体缺乏的某种矿物质,大家都能身体健康而强壮,感冒、癌症很多疾病都离我们远去。这该是多么美妙的事情呀!而功能农业就是要让这个梦想成为现实。 功能农业从最初2008年由赵其国院士提出,至今将近7年。但公众对这样一个全新的方向还很不了解,为了形象、生动地向社会传播功能农业的有关科学知识,笔者根据日常大家关心的问题,以答疑解惑的形式编辑了《功能农业百问》,并通过互联网、纸媒和书籍等全媒体刊发。
谨以此文,纪念将到来的功能农业8周年!
中科大苏州研究院功能农业实验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