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农业百问》之八十九:中国功能农业的十大分区 |
时间:2016-11-07 来源:未知 作者:尹雪斌 点击: 次 |
分享到:
![]()
我国的农业分区特征明显。由于不同区域的土壤、气候和原有物种特点,形成了多个农业生态类型。功能农业的发展就是建立在原有的这些生态类型基础上。一个地方通常会发展功能粮食、功能蔬菜、功能茶叶、功能果品和功能动物性产品中的一种或几种,而且形成循环农业。
我国土壤类型区分的农业生态有十大类:1、长三角城市群郊区生态高值农业模式;2、华中种养加一体化农业圈层模式;3、西南山地立体农业生态高值农业模式;4、南方亚热带特种农林果综合开发模式;5、滨海滩涂农业综合开发利用模式;6、黄淮海平原粮养加农业综合模式;7、东北平原粮食基地综合开发利用模式;8、西北寒早区农牧综合开发模式;9、北部漠境盐湖综合整理开发模式;10、黄土高原水土保持及农林果流域开发模式。 功能农业就是要在这十个典型农业区域,与形成生态高值农业模式结合起来,把农副产品营养化、功能化,使原有的生产变为功能农产品的生产基地。同时,在功能农业基地建设基础上,结合深加工,建设生态高值型功能农业的三大产业化体系包括:建立功能农产品产业化体系、加工产业化及综合产业化体系等。 【编者按】 想象一下,每天在吃饭的时候,吃水果的时候,很自然地补充了我们身体缺乏的某种矿物质,大家都能身体健康而强壮,感冒、癌症很多疾病都离我们远去。这该是多么美妙的事情呀!而功能农业就是要让这个梦想成为现实。 功能农业从最初2008年由赵其国院士提出,至今将近7年。但公众对这样一个全新的方向还很不了解,为了形象、生动地向社会传播功能农业的有关科学知识,笔者根据日常大家关心的问题,以答疑解惑的形式编辑了《功能农业百问》,并通过互联网、纸媒和书籍等全媒体刊发。
谨以此文,纪念将到来的功能农业8周年!
中科大苏州研究院功能农业实验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