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农业迎来“分水岭” |
时间:2017-06-27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点击: 次 |
分享到:
【编者按】 ![]() ![]() 功能农业这一新概念,是由赵其国院士2008年在《中国至2050年农业科技发展路线图》编制过程中提出的,它是指通过生物营养强化技术,使农产品中硒、锌等有益人体健康的矿物质或其他功能物质(如:维生素、花青素等)定量提高的农业生产过程。在过去,高产农业解决了人们“吃饱的问题”,绿色农业解决了人们“吃得安全的问题”,功能农业主要是希望解决人们的“吃得健康的问题”,所以说,功能农业是继高产农业、绿色农业之后的第三个农业发展方向。 ![]() 得益于中国科学院智库对功能农业趋势的提前预判,中国科技大学尹雪斌博士团队在赵其国院士指导、支持下,系统开展了功能农业研究和产业化实践。目前在中国科技大学苏州研究院建立有功能农业重点实验室,2008年同步于苏州工业园区创建的苏州硒谷科技有限公司,在此基础上,建立有江苏省硒生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2013年,尹雪斌博士联合国际伙伴发起筹建了国际硒研究学会,秘书处就设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6年,由赵其国院士与尹雪斌博士合著的该领域首部专著《功能农业》经科学出版社出版。山西农业大学党委书记陈利根介绍说:“山西农业大学根据山西省委、省政府部署,在功能农业领域快速布局,于2017年初组建成立了山西功能农业研究院,聘请赵其国院士任名誉院长,尹雪斌博士任院长,并设立了全国首个功能农业本科专业,计划今年9月招收首批60名本科生。这些标志着功能农业作为一个新兴学科正逐步成型。” ![]() 2017年2月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意见》正式发布,即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其中提出:把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三农”工作的主线,在第三部分——壮大新产业新业态,第15条明确提出:“加强现代生物和营养强化技术研究,挖掘开发具有保健功能的食品”。功能农业有关表述由此首入中央“一号文件”,这是我国功能农业团队推动形成的阶段性成果。 一个多月后,农业部也将功能农业有关工作列为年度重点任务。在农业部办公厅3月21日印发《关于深入实施主食加工业提升行动的通知》中,在重点任务部分,第(二)条,提出:“开发多元产品。以功能化、营养化、便捷化消费需求为主导,适应个性化、高端化、体验化消费需求,开发营养、安全、美味、健康、便捷、实惠的多元化主食产品。加强现代生物和营养强化技术研究,针对老人、儿童、学生、孕妇、‘三高’病人等特定人群,开发营养均衡、药食同源等功能性主食产品。” 功能农业有关表述首入农业部主食提升行动,并作为产品多元化的首要方向,是功能农业这一趋势性新方向首入中央“一号文件”后,又一重大突破。这表明高层决策者,采纳了科学家们及各方代表的有关呼吁,把功能农业及其深加工食品业的发展,作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新路径”、“新动能”,这不但开启了农业的新未来,还将开启人们吃的新未来。 山西:我国功能农业第一个省级样板 山西是利用功能农业促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第一个省级样板。在山西,功能农业早在2016年底已上升为山西省级战略。2016年12月29-31日召开的中共山西省委十一届二次全体会议暨经济工作会议上,省委就提出要“在推进功能农业发展上实现重大突破,把产品调特、品质调高、产业调强、结构调优”。这是山西省委站在全局和战略高度,根据山西省情大力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做出的决策部署。在2017年1月14日召开的山西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七次会议上,楼阳生省长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针对2017年工作安排,指出要“大力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发展功能农业”,在规划建设的山西“农谷”还将功能农业作为中心内容,立足于建成全国功能农业综合示范区、山西功能农业研发高地和产业集聚区。 2017年6月6日,山西省政府发布《关于加快推进山西“农谷”建设的指导意见》,意见指出:山西“农谷”是以功能农业研发和高新技术产业化为两大核心功能,集聚政策、科技、人才、金融、市场等要素,加快科技创新,增强农业发展“新动能”,推动山西省农业供给侧改革为主要目标的省级战略项目。楼阳生省长在主持“农谷”建设座谈会时,曾特别强调:“科技创新是山西‘农谷’的灵魂,省市县各部门要创造一切条件,支持山西功能农业研究院的工作。” 功能农业:在广西、江苏、河北也已呈加速发展态势 广西自治区作为我国最大的天然富硒区,自治区党委和政府非常重视富硒功能农业的发展。在自治区主席专项资金支持下,广西农科院与中国科技大学尹雪斌博士团队、苏州硒谷科技联合建立了“广西功能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并依托广西农科院筹划建设全国首个“功能农业研究所”。 今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广西考察时也指出“我国农产品消费正在加快升级,为了适应这个发展趋势,(广西)要着力发展高附加值、高品质农产品,发展糖料蔗、特色水果等大宗优势农产品,发展富硒农业,......提高农业的综合效益和竞争力。”广西自治区政府根据习近平总书记调研讲话精神,正在梳理科学利用富硒资源,开发生态高值型功能农产品的有关思路,计划推出利用功能农业技术把农业从“吃饭产业”升级为“健康产业”的一系列举措。这也成为了广西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工作的一大亮点。 “江苏泗洪作为我国功能稻米发展上的一个县级样板,将建我国首个功能稻米特色小镇,在特色小镇建设中,会着力集聚科技、产业、旅游和文化等一系列相关要素”,在参加高端对话时,泗洪县书记王晓东说。江苏泗洪是中国最古老稻米文化发源地,8300年前就有了稻作文化。当前,在国家大力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战略大背景下,针对中国最重要的主粮——稻米上该怎么改,以及如何注解中国“好粮油”的“好”字等问题。泗洪县聚焦功能粮油,推出了一系列创新举措。通过与尹雪斌博士团队合作,正在筹划建立江苏省功能粮油产业研究院和功能粮油产品检测认证中心,紧紧围绕1个定位,即:以一粒米为中心,做深做透功能米产业,打造“中国功能稻米之都”,辐射带动相关产业链,争取建成全国功能粮油产业先行区和样板区、全国功能农业综合示范县。在调优稻米结构、调强稻米产业中,带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实现向科技要财富、向土地要财富、向生态要财富,为全国稻米行业提质增效探索新路。 ![]() 功能农业:应大力发展加快布局 将其做成“中国机遇”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尹雪斌博士在接受采访时说:“2017年,功能农业开始不断被中央和各级政府关注,并进入中央及部委文件具有重大意义。一方面,各地在面对农业供给侧改革这个新命题时,路子不多、缺乏突破,以生物营养强化技术为支撑的功能农业,可以有力的提升农产品的‘质’,做实‘特’字文章,是农业供给侧改革的一条新路径;另一方面,功能农业作为我国科学家提出的趋势性新方向,借助农业供给侧改革,有望通过中央及各地政府支持,加强产业链对接创新链,进一步夯实我国在功能农业上的领先优势,最终实现中国创造,服务人类健康的梦想。” ![]() 据悉此次论坛主题为“科技促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会议由中国科学院主办,吸引了来自中农办、农业部、科技部、水利部、财政部、国家粮食局等相关部委和来自十多个省市的地方政府、科研机构和企业代表参会。在我国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时期,中国科学院适时召开此次论坛,会上各领域专家和政策制定者就科技在我国农业供给侧改革中的重要作用和重大意义,做了深入解析和探讨,并展示了一系列对于农业供给侧改革具有重要意义的代表性成果。 |